呼吸道感染“车轮战”,“百日咳再现”应警惕

2024/05/07

“百日咳再现”

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月1日-3月31日,全国报告百日咳59458例,是2023年同期的近27倍。其中,1月死亡人数为5人,2月死亡人数为8人。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在疫苗大规模应用前,百日咳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也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初很像感冒,非典型病例可能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咳嗽、有点低热。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而随着百日咳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大部分适龄儿童选择接种疫苗,但由于主动免疫所产生的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保护作用下降,从而导致部分年长儿或成人感染并产生家庭聚集性或学校聚集性传播,造成了“百日咳再现”的现象,这一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经过验证。


在2024年3月16日举办的“2024年疫苗与免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就“全球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挑战和应对”作主题演讲时也表示:“当前我国百日咳防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国家疾控局要开会专题研究,我们的免疫规划政策是不是要调整,疫苗还需要什么改变,这些值得考虑。”


02

百日咳样综合征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我国卫健委于2023年12月14日发布的《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由于百日咳疫苗的大范围接种,再次感染百日咳的患儿或成人通常缺乏典型症状,其症状更偏向与流行性感冒相似,从而导致大部分社区就诊的患者被误诊或漏诊,为此该方案指出针对百日咳样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副百日咳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肺部影像学表现可与百日咳类似。有研究显示百日咳在社区初诊时其误诊率高达95.16%,误诊病种中诊断为肺炎的比例最高,为50.00%,上呼吸道感染为15.32%【1】


通常来讲,核酸检测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因其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早期诊断,而多病原联检是明确致病原的高效检测手段,尽早明确病因警惕并发症。


【1】黄海涛,李永成,高志刚等.天津市2010-2015年百日咳病例临床症状与误诊的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 2016, 31(09) : 791-795.


03

博晖创新多病原检测解决方案


博晖创新洞悉市场需求,借助微流控检测平台技术打造全程全自动多病原核酸检测系统,覆盖常见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及腹泻相关病原微生物,打造甲/乙流,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腺病毒,百日咳鲍特菌多种常见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高效联检解决方案,助力百日咳样综合征鉴别诊断。




分享

最新推荐
一盒双规·全机适配|呼吸道六重核酸检测解决方案再升级
体外诊断

一盒双规·全机适配|呼吸道六重核酸检测解决方案再升级

2025.07.31 More  
体外诊断

“智”检东盟,“晖”耀未来——博晖创新闪耀2025马来西亚国际医疗器械及实验室展

2025.07.24 More  

电话:010-88850168